发布时间:2025-07-11 09:52 信息来源:洪江市自然资源局
一、做好土地要素保障,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科学编制土地资产管理计划。通过调查、征询意见、清理储备库土地情况,做到“应纳尽纳、应保尽保”,按时完成计划编制工作并报省自然资源厅备案。二是落实土地收储。截至目前,共完成收储9个土地项目,其中:无偿收回1宗,土地面积约9.3亩;市场方式有偿收回、收购的8宗,土地面积109.58亩,收回、收购补偿款共计6658.81万元。三是围绕发展主线编制土地成本开发方案。围绕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服务我市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半年共上报2个成片开发方案,总面积共39.9303公顷。其中《洪江市2025年度第一批次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已获省人民政府批准。四是有序推动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工作。截至目前,共上报省自然资源厅3个项目,总面积9.1273公顷,已批回2个批次用地,总面积4.3919公顷。五是做好土地前期开发及管护。结合文旅大会以及房屋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要求,完成岩垅乡原办公楼拆除、原安江监狱办公楼和宿舍楼移交市创建公司临时管护、黔城蓉园安置区储备土地损毁围挡改建等工作。六是稳步完成土地出让。共完成挂牌出让土地10宗,出让总面积5.61万平方米,出让总价款1.6438亿元。
二、坚守耕地保护红线,端牢端好人民饭碗
一是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耕地进出平衡。截至目前,先后落实洪江市2024年第九批次建设用地、洪江市2024年第十批次建设用地、洪江市2025年第二批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3个批次建设用地以及19个批次村民建房农用地转用报批的占补平衡,保障了9.1273公顷建设项目落地和0.5571公顷满足村民建房用地需求。二是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编制完成《洪江市安江镇和岔头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并通过省市两级审查,涉及安江镇、岔头乡共27个村(社区),实施单元总面积22614.4694 公顷、整治区域面积22614.4694公顷,计划总投资91170.18万元。三是继续推进恢复耕地工作。今年上半年我市恢复耕地完成300余亩,并已落实耕种和举证。四是开展国家下发疑似耕地流出图斑整改工作。完成国家下发我市疑似耕地流出2444个图斑国土变更调查举证工作,总面积9963.09亩。通过整改和直接举证为耕地的图斑有1113个,省厅审核确认保留的耕地面积4636.29亩。
三、统筹城乡规划管理,谋深谋远绘就壮美蓝图
一是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以县市国土空间规划—乡镇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国土空间规划为框架的规划体系。目前,洪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获省人民政府批复,20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已经怀化市人民政府批复,20个省市级重点村庄规划已经本级市人民政府批复,另外对194个村庄功能及规划组织类型进行分类编制。二是做好日常规划管理。2025年上半年规划管理工作办理了用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5件,用地规划许可证2件,工程规划许可证9件;办理规划核实9件,规划违法认定26件,规划设计条件28件,处理规划信访件16件;通过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审议规划方案31项。
四、做好登记发证赋权,抓严抓细筑牢产权根基
一是推动业务办理高效运行。上半年累计受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4895件,办结率达100%。落实“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实现一般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抵押登记0.5个工作日内办结,部分高频业务(如二手房转移登记、抵押注销登记)实现“即时办结”或“1小时办结”,平均办理时长较去年同期缩短30%。二是深化改革创新突破。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持续巩固拓展“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改革成果。持续推进“不动产登记+水电气”联动过户,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办理”。为涉企登记业务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容缺受理等便利措施,助力企业融资和发展。三是不断深化数据共享与系统建设。加强与税务、住建、公安、民政、法院、金融机构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有效解决“证明难”“来回跑”问题。配合上级部门完成不动产登记系统优化升级,探索应用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等技术,提升数字化水平。四是稳妥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发证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积纳入处遗项目楼盘101个,除涉法涉诉2个楼盘外,其余99个楼盘办证渠道畅通。
五、规范矿业发展秩序,固本固基永续图景
一是强化矿山监督管理。我市因受负面清单影响,矿山的采矿许可证已全部过期,全市矿山处于停采状态。通过对全市持证矿山进行监督管理,未发现有持过期采矿许可证非法开采、越界勘查、以采代探违法行为。二是推进负面清单重新制定工作。聘请湖南韬略地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负面清单资料收集、制定、修改等工作,会同相关市直部门、乡镇、矿山企业主、技术单位完成了《洪江市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初稿)》并上报怀化市局汇总后报至省厅进一步审核。三是做好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已完成湘桂岩溶地-洪江市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全部项目生态修复,分为三个子项目,共完成44个图斑,约56.39公顷。目前正在进行财政结算和审计,待进一步验收。
六、守护人民生命财产,筑强筑高安全防线
(一)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一是制定《洪江市2025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关于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避险转移安置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全面的部署。二是层层压实地灾防治责任。我市现有175处(12处未入库),实际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163处,共威胁456户、1258人,其中重点监测隐患点16处。每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中高风险斜坡单元均明确片长(分别为乡镇、村责任人)2名,点长(监测员)2-3名。三是利用赶集日先后在安江镇稻都广场、江市镇集市开展了“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现场接受群众咨询30余人次,发放《地质灾害防灾减灾科普画册读本》《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防治宣传册》等宣传资料500余份。在全市以自然院落为单元组织开展防汛地质灾害应急避险演练1064场次,参加演练人数12000余人,有效提高人民群众避险防灾应对自救能力。四是对全市在册隐患点开展全面专项核查工作,摸清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情况,对拟入库12个隐患点的所在乡镇,按在册隐患点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联合技术单位对全市20个乡镇和两个国有农林场进行全面排查,163处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无明显变化。五是在主汛期值班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双人双岗机制,及时落实风险预警,实时调度中高风险区域防灾避险现状,做到传达及时、上报及时、情况准确。六是今年入汛以来,全市共紧急转移安置群众2067户4636人,成功避险山体滑坡6起,直接避免人员伤亡6户12人。七是向省自然资源厅申请地质灾害微治理项目40个,其中第一批地质灾害微治理项目12个已完成施工,隐患点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现正在积极准备验收工作。八是争取切坡建房地质灾害隐患治理补助资金40万元,用于100处切坡建房户的地质灾害隐患紧急除险工作。
(二)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一是开展全市废弃矿硐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截至2025年6月10日,累计排查发现废弃矿硐1670个,封堵矿硐1670个全部封堵到位。二是开展自然资源领域防溺水工作。严格落实全市矿山坑洼地积水区域的排查工作,督促矿山企业做好沉淀池、废水池、尾矿池等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规范设置警示标识、标志和安全防护措施。
七、加强辖区执法监管,清朗清晏善治新局
一是开展非煤矿山打非治违工作。在黔城、雪峰两个片区,共开展巡查990人次,其中连同森林公安、乡镇人民政府巡查100人次,发现制止非法开采3起,批评教育5人,遣散务工人员3人,捣毁非法采金设备5台,剪断电线、水管100余米,封闭矿硐11个,排查整改安全隐患2处,设置警示标牌2处。在雪峰山金矿区重点区域、重要路段安装摄像探头5个且部分摄像探头已与属地乡镇联网共享信息。二是坚持有案必查,违法必究。上半年共立案12件,其中:土地违法案件9件,矿产违法案件2件,规划违法案件1件。现已办结2件,收缴罚款203400.00元。案中有关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违法,均已移送洪江市监察委员会处理。三是开展部省执法卫片核查,强化日常监管执法。上半年省卫片合法性判定下发图斑10个,已核实判定完8个。省卫片“三地两矿”提醒图斑下发92个,已全部核查完毕。四是加强与法院、检察院、森林公安局的联动协作。整改政法机关“两书一函”(法院司法建议书、检察院检察建议书、公安提示函)反映的突出问题,落实了相关司法建议。
八、强化领域利益协调,厚植法治沃土
一是依法调处土地权属纠纷。截至目前,共收到权属争议调查申请2起,均已协调处理。二是抓好舆情信访工作。截至目前,共收到上级转送、转办及群众来信来访13件,均按时办结。同时加强网上舆情及来信来电处理,上半年共接收12345热线28件、湘易办留言1件、省长信箱1件、市长信箱3件、红网问政湖南3件、红网百姓呼声2件,共计38件。目前1件热线办理中,其余来信来电及网上舆情均在时效内办复。三是完善行政处罚听证工作,上半年共组织听证2起;办理应复案件2起;办理行政应诉案件2起,我局负责人均出庭应诉。相比2024年我局本年度行政案件数量呈下降趋势。四是依法公开政府信息,上半年共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6件,均在法定期限内作出《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答复》并依法提供。五是完成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完成信用体系“双公示”90余件。
洪江市自然资源局
2025年7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