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12 10:29 信息来源:洪江市自然资源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战略部署,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湖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怀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要求,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紧密结合洪江市实际,编制《洪江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于2024年6月26日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湘政函〔2024〕70号),现予以公告。
一、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规划基期年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二)规划范围。本规划包括县域和中心城区两个空间层次。县域范围为洪江市行政辖区范围;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城市建成区及规划扩展区域,总面积15.09平方千米。
二、规划目标与定位
(一)规划目标。规划至2025年,持续推进向北融城,融入鹤中一体化发展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市域发展迸发新活力,产业发展更加高效,城市品质持续提升,旅游业发展持续完善,旅游“金三角”建设取得重大成效,打响湖南旅游“第五张名片”。经济总量突破15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0%;规划至2035年,全面融入鹤中一体化发展,市域城乡发展更加均衡,城市竞争力显著提升,辐射能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达到260亿元,城镇化率达到63%。全面对接怀化国际陆港,打造全域旅游洪江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形成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农业空间富饶美丽的洪江市国土空间格局。基本建成湖南农耕文化名片、大湘西知名生态旅游目的地;规划至2050年,全面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宜居城市。
(二)发展定位。湖南省农耕文化名片;怀化旅游“金三角”核心城市;湘黔桂边区重要的工贸新城。
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一)三条控制线划定。规划至2035年,明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2.98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0.01万亩;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432.07平方千米;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7.58平方千米以内。
市域国土空间控制线规划图
![]() |
(二)主体功能分区。以乡级行政区为单元细化主体功能分区。城市化地区主要包括黔城镇、安江镇、托口镇3个乡镇。重点生态功能区主要包括茅渡乡、群峰乡、深渡苗族乡、雪峰镇、沅河镇、岔头乡、大崇乡、龙船塘瑶族乡、沙湾乡、熟坪乡、太平乡、铁山乡、湾溪乡和洗马乡14个乡镇。农产品主产区主要包括江市镇、塘湾镇、岩垅乡3个乡镇。叠加历史文化资源富集区主要包括黔城镇、安江镇和岔头乡3个乡镇。
(三)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统筹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的融合共生,构建洪江市“一城两镇两屏、两廊三区多点”的总体格局。一城即围绕中心城区形成经济发展中心;两镇即安江镇、托口镇两个重点镇;两屏即“雪峰山—八面山”东部屏障和“岔头—土溪”中部屏障;两廊即㵲水和沅水构成的生态廊道;三区即城乡发展区、生态保护区、农业生产区;多点即怀化国家农业科技园、雪峰山药谷等一系列特色项目。
|
(四)城镇体系规划。形成“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的市域新型城镇体系。1个中心城区即黔城镇核心区域。2个重点镇包括安江镇和托口镇。17个一般乡镇包括沅河镇、江市镇、雪峰镇、塘湾镇、岩垅乡、太平乡、沙湾乡、岔头乡、茅渡乡、群峰乡、湾溪乡、洗马乡、大崇乡、铁山乡、熟坪乡、龙船塘瑶族乡、深渡苗族乡。
四、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构建“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中心村”四个层级的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层次清晰、功能复合、全龄友好、类型齐全的优质城乡公共生活圈。
(一)文化设施体系。合理规划布局市级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规划展览馆、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干部)活动中心,打造市域公共文化核心,保障日常文化设施供给。各乡镇设置不少于1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各村庄设置不少于1处文化活动站,以满足日常文化活动需求。
(二)教育设施体系。城区以5分钟生活圈合理布局幼儿园,各乡镇至少设置1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实现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城区根据服务半径和人口规模合理布局初中、小学,乡镇地区重点提升现状学校整体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普通高中办学质量,优化现状各乡镇教育资源品质,促进教育公平。
(三)医疗卫生设施体系。完善分级诊疗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完善市级综合医院、急救中心、预防保健及各类专科医院等医疗卫生设施设置,市域推进标准化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社区卫生站的基础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建设。按照15分钟生活圈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建好1所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办好1个村卫生室。实现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8床。
(四)体育设施体系。在中心城区布局市级综合体育运动中心,高水平建设赛事场馆,承办市级重大体育赛事活动。推进基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重点补足乡镇级、社区(村)级全民健身体育设施,于各乡镇设置不少于1处全民健身中心、各村庄设置大、中、小型多功能运动场地、室外综合健身场地,为居民提供多元化运动休闲服务。规划至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指标提高至2.60平方米/人。
(五)社会福利设施体系。规划至2035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超过80%。中心城区应配置综合性的医养结合机构,10分钟生活圈应配置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5分钟生活圈应配置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各乡镇应配置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各行政村应配置农村互助养老服务站。完善儿童、残疾人等群体福利保障,建设儿童友好的城市空间和设施,扩大儿童福利范围,实现千人残疾人机构托养床位达到1张。
五、综合交通体系
(一)铁路规划。构建“1+1+2”的铁路网络系统。1条普速铁路为焦柳铁路,1条快速铁路为怀邵衡铁路,2条高速铁路为怀化至桂林铁路和怀化至永州铁路。
(二)公路规划。构建“两横两纵”的高速公路网络,两横为沪昆高速和芷江至洪江连接线,两竖为包茂高速和辰溪—洪江—绥宁高速及其连接线,逐渐形成“东西贯通、南北通达”的公路网系统,扩大辐射力。推动市域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构建“3+1+4”的多层级公路网络,形成市域一张网。3条国道包括G320、G241、G209,1条旅游干线为怀化至洪江区旅游快速干线公路(洪江市段),4条省道包括S249、S334、S335、S553。充分发挥国省干线公路的集散功能,带动市域城镇发展,推进瓶颈路段、骨干路段、重点城镇外迁段、旅游通道的建设,提升对重点城镇和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的支撑保障作用。
(三)水运规划。加强对沅江、㵲水的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洪江港区;规划江市和安江2个作业区,江市和安江2个锚地以及多个客货运、支持保障系统等码头港点;规划三条航道,沅水金紫至洪江航道(近期为四级航道,设计标准为500吨,远期为三级航道,设计标准为1000吨)、沅水洪江至辰溪航道(设计标准为500吨)、㵲水怀化二水厂至黔城段航道(近期为四级航道)。
(四)航空规划。规划湖南洪江市黔阳通用机场,争取在市域范围内的3A级以上旅游景点、县级以上医院、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规划建设直升机起降点。
市域综合交通规划图
![]() |
六、中心城区规划布局
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
![]() |
(一)中心城区空间结构。构建“一心、两带、三轴、四区”空间结构。“一心”是指主城区综合服务中心;“两带”是指沅水风光带和㵲水风光带;“三轴”是指龙标大道城市发展轴、芙蓉路(G209)城市发展轴、雪峰大道城市发展轴;“四区”是指主城综合服务区、生态居住区、古城保护区及工业集中区。
(二)综合交通规划。重点优化中心城区“五横七纵两特”的城市结构性骨架路网。“五横”为五溪路、龙标大道、开元大道、荷塘路和芙蓉路;“七纵”为小江路、玉壶路、镡城路、冰心路、雪峰大道、黔阳路和学府路;“两特”为滨江路和沅州路两条城市特色景观路。加强㵲水两岸的道路对接,规划新建1处㵲水过江通道。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道路网密度不低于8千米/平方千米。公共交通体系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不低于80%,公共交通分担率达到30—35%,实现常规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100%。静态交通规划:规划构建以配建停车设施为主、路外公共停车设施为辅、路内停车设施为补充、与道路和公交设施相协调的停车设施系统,按要求配建充电桩。慢行系统规划:规划形成“三带+慢网”的中心城区步行及自行车慢行系统。“三带”指沅江风光带、㵲水风光带、开元绿化带。“慢网”指依托黔阳古城和城市干道构建城市慢行路网,重点设置步行和自行车空间。
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图
![]() |
(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教育设施规划:规划中小学8所,其中现状保留6所,新增2所,每0.30—0.50万人配置1所6班以上配套幼儿园,实现教育设施优质均衡发展。文化设施规划:规划5处市级文化设施用地,其中现状保留1处,为洪江市图书馆;规划新建4处,为洪江市老年活动中心、洪江市规划展示馆、洪江市青少年宫、洪江市科技馆。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人均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不低于0.80平方米/人。医疗卫生设施规划:规划居民人均公共医疗卫生设施用地达到0.80平方米/人。规划至2035年,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其区域卫生规划要求。体育设施规划:保留现有隆平体育中心。重视基层体育设施建设,于各社区街道合理布局全民健身中心、多功能运动场地及室外综合健身场地,构建10分钟城市健身圈。社会福利设施规划:规划新增1所洪江市医养服务中心,结合洪江市老年活动中心设置,规划中心城区人均养老设施用地面积不低于0.10平方米/人。公共安全设施及公安便民服务设施规划:各街道(组团)规划1处公安派出所并按相关标准完善公安基础设施,实现城镇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0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达到95%。
(四)市政基础设施布局。供水:扩建梅子湾水厂供水规模至6万m3/d,保障洪江市中心城区及周边乡镇供水需求;小江村沅水上游东岸作为第二水源地,以小阳水库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排水:规划2座污水处理厂,扩建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至2万m3/d,扩建工业污水处理厂规模至1.40万m3/d,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标准按一级A标准执行。供电:新增220千伏变电站1座、保留1座(不含专变),新增110千伏变电站1座、保留3座(不含专变)。燃气:规划至2035年,新建分输站与LNG气化站合建站1座、保留门站和LNG气化站合建站1座,保留现有LPG储配站。通信:遵循“大容量、少局所(核心机楼)、多业务接入、广覆盖”的原则,保留现有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的核心机楼。环卫:规划建设黔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提质商贸城垃圾转运站和株山垃圾转运站。
(五)公共绿地和开敞空间。规划5处城市公园,分别为镡城公园、洪江市革命老区主题公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相思湖公园和古城公园,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不小于8平方米/人,实现公园绿地、广场步行5分钟覆盖率达80%以上。
(六)城市四线。划定城市绿线总面积72.96公顷,包括现状及规划综合公园、社区公园、专项公园、游园等其他公园绿地以及防护绿地。划定城市蓝线总面积68.47公顷,包括㵲水、沅江2条河流,以及城区内溪流湖泊。划定城市黄线总面积20.39公顷,包括火车站、交通枢纽车辆段等交通场站设施用地以及污水处理厂、变电站等城市基础设施用地。划定城市紫线总面积20.37公顷,包括黔阳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保护范围。
中心城区控制线规划图
![]() |
七、规划实施保障
维护规划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随意修改、违规变更。建立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定期评估和及时维护制度,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各有关部门要依法实施规划,自然资源部门负责规划的具体实施。建立国土空间规划的全过程公众参与制度,国土空间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和监督检查应当向社会公开,充分听取公众意见,发挥专家作用,坚持科学决策。强化“一张图”规划管控,构建国土空间规划分析评价、在线审查、进度监管、实施监督等全流程闭环管理,形成全生命周期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