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岔头乡 > 文件通知

岔头乡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5-03-18 09:38 信息来源:洪江市岔头乡政府

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我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为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法治保障。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法治建设责任

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将法治建设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考核。全年召开专题会议4次,研究解决法治建设难点问题6项。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等理论著作,组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12次,开展法治专题讲座2次,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常态化。

(二)深化依法决策,规范行政权力运行

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机制,全年审查重大合同110份,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率达100%。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聘请专业律师参与重大决策法律咨询10次,出具法律意见书8份。深化政务公开,通过政府网站、政务公开栏等平台发布信息23条,重点公开财政预决算、民生工程等群众关切内容。

(三)严格行政执法,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配备执法记录仪15台,实现执法全过程音像记录。开展行政执法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占道经营、乱搭乱建等违法行为,全年联合执法12次,拆除违规建筑60余处,整治市场秩序20余家。强化执法队伍建设,组织执法人员参加省市培训5次,新增持证执法人员10名,确保执法人员持证上岗率100%。

(四)创新普法宣传方式,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打造“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广场”等阵地6处,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培训骨干120人次。结合“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组织普法宣传活动15场次,发放资料4000余份,覆盖群众1.2万人次。创新普法形式,制作“反诈扇”“平安围裙”等普法礼品,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以案释法案例20期,增强普法实效性。

(五)健全矛盾化解机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四级网格+北联,关联,交联,六连调解”工作体系,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全年排查化解矛盾纠纷46起,成功率100%。深化“法治+网格”联动模式,发挥12名法治带头人、36名法律明白人的示范作用,实现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加强信访法治化建设,落实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妥善处置信访事项28件。

(六)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探索“政治引领、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智治为引”的“5+N”治理模式,整合党建、综治、司法等资源,推动“文治”“美治”等多元治理方式融合。开展“村霸”等黑恶势力专项整治,设立举报渠道,强化线索摸排,营造平安稳定社会环境。法治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部分干部法治意识仍需强化,存在重业务轻法治现象;二是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有待提升,执法程序细节需进一步完善;三是普法宣传形式较为单一,针对农村留守群体的精准普法不足;四是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社会参与度有待提高。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深化法治教育,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干部培训必修课,开展“法治能力提升年”活动,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执法模拟演练等活动,强化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严格执法监督,规范权力运行机制

健全行政执法考核评价体系,每季度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推动执法数据互联互通。

(三)创新普法宣传方式,增强法治宣传实效

实施“法治宣传精准化”工程,针对青少年、老年人等群体定制普法内容。利用短视频平台开设“法治微课堂”,打造“沉浸式”普法体验。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年内新增省级示范村1个。

(四)完善治理体系,筑牢基层法治根基

深化“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实现每个自然村配备2名以上法律骨干。推广“枫桥经验”数字化应用,建立矛盾纠纷预警研判平台。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现村(社区)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

(五)强化责任落实,健全长效保障机制

将法治建设纳入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定期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督查,对工作不力的部门进行约谈通报。加强法治队伍建设,招录法律专业人才充实基层执法力量。

2025年,我乡将继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任务,为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法治保障。

 岔头乡人民政府

2025年3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