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解读回应 > 政策解读

洪江市零基预算改革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5-01-24 14:23 信息来源:洪江市政府办公室

(一)为何要推进零基预算改革?

传统预算编制采用“基数+增长”模式,导致支出固化、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领域重复投入与资金缺口并存。为破解财政资金“碎片化”“低效化”问题,集中财力保障“三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和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洪江市以零基预算改革为抓手,重构预算管理模式,实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二)改革目标

2025年启动改革,到2026年建立“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统筹有力、绩效导向”的预算机制,打破支出固化格局,强化财政资金精准配置,集中财力办大事。

二、改革核心内容

(一)预算编制方式革新

1、以收定支:根据实际财力编预算,不虚列收入、不搞赤字预算,确保“量力而行、量入为出”。

2、  以事定钱:取消“基数”依赖,先定政策任务再定资金,清理低效无效项目,聚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

3、 支出分类保障

 “三保”支出:据实编制工资、运转、民生预算,不留缺口。

        债务还本付息:刚性兑付,防范风险。

        重点支出:优先保障市委市政府重大工程和中心工作。

    支出优先级:按“三保→债务→重点→一般→其他”顺序安排,前序未保障不得安排后序。

(二)强化资金统筹整合

    专项资金整合:合并用途相近的专项资金,避免重复投入。

    跨部门统筹:对方向相近资金,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合力支持重点任务。

    单位资金全口径管理:所有收入纳入预算,严禁“体外循环”;单位自有资金优先满足自身需求,减少财政拨款依赖。

(三)严控预算执行

    过紧日子:严控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只减不增,精简节庆论坛等活动。

    盘活存量资金:除科研经费等特殊用途外,基本支出不结转,项目资金当年未用可收回。

    强化监督问责:对重大资金、重点部门开展财审联动监督,结果挂钩预算安排和债务限额分配。

(四)配套制度保障

    五项清单管理:摸清家底,建立事项、收入、账户、资产、问题清单,精准施策。

    支出标准体系:制定人员经费、运行经费等分类标准,规范预算编制依据。

    专项资金动态管理:新设专项资金需提交绩效评估报告,到期或低效的一律退出。

    全过程绩效管理:将绩效嵌入预算各环节,强化结果应用,防止“重分配轻效益”。

三、改革保障措施

    组织领导: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财政部门统筹协调,压实单位主体责任。

    协同推进:强化部门间数据共享和业务联动,优化预算管理系统,缩小编报与执行偏差。

    观念转变:摒弃“基数+增长”惯性思维,从严从紧编预算,严控无依据新增支出。

四、改革意义

    财政资金更高效:打破固化分配,集中资源支持重大战略。

    支出结构更优化:优先保障民生和刚性需求,压减低效支出。

    风险防控更严密:强化债务管理和存量资金盘活,兜牢“三保”底线。

    治理能力更现代:推动预算管理向标准化、绩效化转型,提升政府公信力。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