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洪江市大力实施“八大行动” > 经验材料

抢抓旅发大会契机 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发布时间:2024-10-08 11:30 信息来源:洪江市政府办公室

第三届怀化市旅游发展大会在洪江市举办,成为洪江市宣传推介资源、产业特别是文旅资源、产业的重大契机。洪江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把招商引资作作为服务旅发大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招,以更大力度大招商、招大商,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1-9月,我市共引进投资项目37个,到位资金37.3亿元。其中,2亿元以上项目17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外贸进出口总额4.7亿元,外资引进150.2万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0万美元。

一、协调联动聚合力,下好招商引资“一盘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各级各部门全力参与,合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量质齐升。一是构建大招商格局。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常委副市长任办公室主任。同时选优配强10个驻外招商引资工作组,由两名市级领导任片区负责人,正科级领导担任各小组组长,分别赴深圳、广州、浙江和江苏等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驻外招商组目前共签约项目11个。二是坚持高站位推进。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广州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资源优势、主导产业、企业风采为重点,进行招商引资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洪江市,成功与广东新德迈机器人有限公司、广州开物未来、轩隆食品等5家公司和9家旅行社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三是强化高效率运转。实行重点招商项目“五个一”(一名服务专员、一名责任市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服务团队、一套保障机制)汇总会商机制,强化调度研判,定期提请责任市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对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集中会商解决,打造协调联动、高效运转的招商引资模式,为加快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保驾护航。

二、多点发力出实招,打好招商引资“主动仗”。一是聚焦招大引强。围绕“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重点招引“一主两特”企业,兼顾种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聚焦补链强基、延链扩容、强链突破和发展现有上下游配套关系,开展招商引资攻坚行动,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和“500强”企业、上市公司、大型央企等,加大“走出去”“引进来”频次力度。目前已拜访目标企业50余家。二是用活以商招商。发挥龙头企业、行业知名人士的资源优势,汇聚业界精英力量,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聘请一批熟悉市场、资源丰富、渠道多元的企业家作为招商大使,全面加强与各地经开区、高新区和外地客商的沟通衔接,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和人脉资源,招引产业链上下游入驻,在合作中推动自身发展,发挥“引进一个、招来一批、带动一片”效应。三是抢抓节会招商。围绕第三届怀化市旅发大会针对性开展旅游招商引流,希尔顿花园酒店、大畲坪片区梳理式改造及区域内业态等17个招商项目落地。其中,安江稻源北路流转门店并完成各种旅游业态招商68个,全部实现运营。安江仁建西路流转房屋并完成民宿招商32户,杂交水稻博物馆、高庙遗址博物馆、余田里、畔夏居、昌龄府民宿、金种子研学基地等全部运营。积极举办农民丰收节、农耕赛和雪峰山旅游联盟成立大会暨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等多形式的对接交流活动,营造浓厚的重商亲商安商氛围。在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上,洪江市成功签约项目7个,签约投资额8.5亿元。

三、优化服务强保障,跑出招商引资“加速度”。一是项目审批优流程。坚持引进与服务并重,完善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对招商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完善全领域环境营造机制,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流程。在项目推进、政策扶持等方面,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树牢“马上就办”意识,第一时间梳理研究企业反映的诉求和困难,从“一件事”中找到“一类事”的解决办法,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解决手续、资金及用工等各类问题,确保项目相关审批加速。二是综合执法减干扰。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抓手,探索“互联网+信用+双随机”监管模式,积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持续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推动发展动能持续汇聚,促使企业家在洪办企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今年以来,全市开展“综合查一次”行动58次,减少扰企366次,综合监管率43%、双随机抽查率48%。三是助企纾困解难题。发挥市直部门职能作用,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履行职责,明确招商责任,促进职能部门主动服务。自然资源部门切实保障项目用地,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推动“项目等地”向“地等项目”转变;人社部门保障企业用工,定期开展技能培训,为企业输送人力;金融部门为实现企业增次扩产,积极对接银行解决企业资金短缺融资问题。




                                                                                                 洪江市激发需求工作专班

                                                                                                 202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