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食品药品安全

2019年药品科技活动周暨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宣传资料之一

发布时间:2019-05-07 09:33 信息来源:

   

药品安全宣传资料



    一、什么是药品
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二、如何买到合格的药品
第一、一家合格的药店,必须具有药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必须有执业药师、从业药师或药士等技术人员,必须能为消费者提供咨询服务,指导消费者安全合理用药。
第二、购买药品要仔细。在购买药品时,消费者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店员是否正确介绍药品的性能,用途、禁忌及注意事项;二是药店的药师是否严格审核处方,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是否告知消费者并拒绝调配、销售,处方是否按规定保存;三是在购买拆零药品时,药店使用的拆零工具、包装是否清洁卫生,药袋上是否写明药品名称、规格、服法、用量、有效期等内容。
第三、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买药时,消费者要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是否包括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证、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三、怎样判断药品过期失效
1、看是否超过有效期;
2、观察药品外观:
药品变色。如白色药品变黄、变黑、变红或出现霉点、斑点,均显示已变质失效,不可再服。
冲剂、糖浆剂变味。冲剂和糖浆剂失效往往会出现异味(发酵味),有的也发霉。
注射液失效,一般都会发黄或颜色加深,有的变浑浊,有的长絮状物。
糖衣片失效,往往出现爆裂、异色斑点、自溶、变黑、发霉。
软膏失效,多出现药膏水化现象,或变稀、变色、变气味、软管内气充盈面管体鼓胀。
粉剂药品失效,一般有变色或结块、有霉味、注射用粉剂在溶解后可见颜色发黄。对于那些虽在有效期内,但因保存环境不相宜而提前过期变质的药,也可按上法鉴别。
四、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致人于死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五、抗生素的不良反应
    抗生素是当今控制各种感染的有效药物,是最为常用的药物类别之一,已经使用的有近百种。它们与其他药物一样,也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种:
   (1)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等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常见的为药疹、皮炎和药热等。
   (2)毒性反应。抗生素引起的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听觉神经损害、造血系统障碍、肾损害、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毒性反应的性质和程度,因药物种类及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二重感染。老年人、婴幼儿、体弱者、腹部手术者及滥用抗生素者较易发生。二重感染一般较难控制,具且有很大的危险性。
   (4)耐药性。大多数细菌对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抗生素滥用,致使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会因无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产生严重后果。
   (5)局部刺激。抗生素肌肉注射,多数可引起局部疼痛,静脉注射也可能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由此可见,抗生素一定要合理使用,千万不可当“万能药”随意乱用。
    六、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及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毒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也都不健全。所以,用药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是要注意下面“四忌”:
一忌滥用维生素。不要以为孩子吃了维生素有益无害。其实吃多了并不好,如维生素A、维生素D,吃多了会出现厌食、发热、烦躁、哭闹、肝肿大及肾脏损害。维生素C用处虽多,但大量服用也会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以及出现药物中毒。
二忌滥用抗生素。不要孩子一生病,不管什么原因就使用氯霉素、链霉素。如果长期使用链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抗生素,会对听神经造成影响,引起眩晕、耳鸣,甚至耳聋。使用氯霉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8岁以内的孩子,特别是新生儿,服用四环素、土霉素容易引起牙齿变黄,并使牙釉质发育不良,所以小儿不用四环素、土霉素。
三忌滥用解热止痛药。儿童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幼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止痛药不当,还会引起出汗增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四忌滥用丙种球蛋白。有人把丙种球蛋白当成补药,其实丙种球蛋白主要作用是预防麻疹、甲型肝炎、腮腺炎和脊髓灰质炎。对其他传染病的防治效果不可靠。由于丙种球蛋白是用人血或胎盘血制成,滥用可能出现荨麻疹等副作用,所以不能把它当成补药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