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30 08:55 信息来源:洪江市人民政府
洪江市2017年食品安全工作总结
洪江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2月1日)
2017年度,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在怀化市食安委的精心指导下,着力从食品安全基层基础建设、宣传发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和中心工作等方面出发,抓重点、解难点、创亮点,周密部署,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全面加强监管,全年全市没有发生一起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整章建制,落实责任
洪江市市委、市政府对食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在2017年度洪江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对食品安全工作做了明确要求“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推进食品药品和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坚决保障百姓饮食用药安全”,并对农产品和粮食质量安全也提出了要求,市政府常务会议共四次,研究了食品药品工商质量、农业、畜牧水产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把食品安全摆在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加强监管,确保全市人民食品安全。市政府还与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工作目标与责任,并将食品、农产品、粮食安全纳入乡镇人民政府绩效考核体系,共计20分。
10月19日印发了《洪江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洪政办发[2017]16号),制定了《洪江市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交流沟通机制》等规章制度,各成员单位也制定了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制度50余个,为全面加强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确保了食品安全工作顺利开展。
二、广泛发动,营造氛围,社会共治
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通过宣传车、新闻网络媒体、宣传资料、横幅标语、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宣传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开展了“3.15”、食品安全宣传周、“一法一条例”宣贯、预防野生蘑菇中毒、安全生产月、科普宣传日等食品安全集中宣传活动,面对面的向群众宣传假劣食品识别、安全饮食常识以及相关的食品法律法规、监管部门工作成绩。全年共举办现场咨询、政策解答宣传活动10场次,设立食品药品安全宣传点20个,出动宣传车辆50台次,宣传人员300余人次,制作宣传展板30块,横幅56条,发放宣传资料4万余份,接受群众咨询7000余人,有效提高了食品安全公众满意度以及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群众形成科学合理饮食习惯。在洪江市电视台播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新闻15条,在各类网站发表相关新闻信息百余篇。并通过有关单位短信宣传平台,向经营者和广大群众发送食品安全短信万余条,更好地发挥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作用,营造了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
三、经费保障,深化抽检,技术保障
每年洪江市财政对于食品安全及监督抽检都给予大力的资金支持,2016年度财政拨付相关单位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经费共计430万元,2017年度财政拨付相关单位食品安全专项工作经费共计494万元,同比增长15%,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加强了对全市果蔬产品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和禽畜产品、水产品检疫监测工作,全市共抽检蔬菜水果2680批次,其中蔬菜2409批次,合格率99.92%;水果271批次,合格率100%;共抽血清850份,结果均呈现阴性;抽检“瘦肉精”尿样3125份,检测结果全部阴性,没有发现使用违禁药品的现象,抽检水产品2批次,均合格。完成流通环节食用农产品抽检241批次,录入上报241批次,平均每月抽检20批次,合格率100%,预包装食品监督抽检41批次,合格率100%,抽检结果均在政府门户网站向社会公众予以公示。及时、完整上报及调查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共333条,完成了40份大米、20份新鲜蔬菜、20份自制凉菜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强化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四、农田餐桌,加强监管,确保安全
1、全面抓好农产品、畜禽水产品源头监管。市农业局健全了四级监管体系,20个乡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面开展规范化建设,村级聘请了监督员316名,组里聘请了协管员3087名,进一步健全了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实现“五个规范化”。并不断加强从农资打假执法、投入品使用、标准化生产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程监管,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查处种子违法案件4起,农药违法案件4起,对10个复混肥产品抽样送检,查处不合格肥料案1起。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巡查,重点排查有无违规经营甲胺磷等禁用农药和违禁物质,有无违规违法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添加违禁物质和不遵守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休药期规定。稳步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共计建设种植业标准化园区54.6万亩,建设标准化规模养殖416.22万头(羽),创建了1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核心园、3个省级特色园、多个怀化市级标准化核心园。全力进行“三品一标”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目前获得认证的“三品一标”产品共有16个(2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2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无公害农产品)。
市畜牧水产局多措并举,狠抓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开展春、秋防免疫,全年共抽血清850份,分别送怀化市局及省局监测,结果均呈现阴性。开展了养殖业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检查兽药经营户25家,饲料经销店82家,要求限期整改2家。严格执行兽药GSP标准论证,全市通过兽药GSP认证12户,对达不到GSP要求的企业要求整改。实施好兽用抗菌药物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对全市500头以上生猪规模养殖场44户的用药及饲料、饲料添加剂安全监管,督促养殖户建立健全兽药及饲料进购及使用台帐,严格执行休药期。开展水产品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专项整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鱼苗鱼种检疫工作,严查使用孔雀石绿等违禁渔药违法行为,对全市从事水产养殖场(户)进行清理,发放水产养殖证77本。加强“瘦肉精”等违禁药物专项整治,1-11月份共抽检“瘦肉精”尿样3125份,没有发现使用违禁药品的现象。加强养殖流通环节监管,1-11月份我市黔城定点屠宰场、安江定点屠宰场共检疫生猪28733头,检出染疫生猪7头共1583斤,割除“三腺”和病害产品2857公斤,全部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屠宰检疫率达100%,出证率达100%,无害化处理率100%,为市民吃上“放心肉”把好了关口。
2、不断加强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市食药工商质监局认真做好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与小作坊的摸底建档,完善健全20家单位档案,积极协助7家生产企业申报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完成换证7家。不断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巡查力度,定期不定期到食品生产加工单位检查,重点检查企业原辅料采购索证索票、产品出厂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人员健康管理、培训以及风险信息收集等方面,共出动执法人员218人次,执法车辆102台次,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20份,办结食品生产环节案件8起,同时,与全部20家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签订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并采用发放相关法律法规资料、督促小作坊开展基本安全卫生条件改造、定期回访检查等措施,开展了节假日食品安全、饮用水生产企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等专项整治,大力加强辖区内的食品生产加工单位的监管。还积极向企业全面详细地宣贯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工作,得到了企业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我市共有7家企业参与了责任保险。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合并做大做强,全市已有8家米粉米面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采取并股合并的方式,组建2家规模生产企业,均已经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SC证)。
3、继续深化食品流通环节监管。市食药工商质监局与各乡镇监管所、网格监管员、食品经营户层层签订了食品安全责任(承诺)书,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各有关股室、乡镇监管所加强了组织协调,理顺了监管工作关系,形成了协调、统一、高效的流通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开展了节会假日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农村食品安全无证经营专项整治、网络食品安全“清网”行动等专项执法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3462人次,出动执法车辆1701台次,检查食品经营户1719户次,查处流通环节食品案件1起。同时进一步完善经营户食品安全信用档案,与食品经营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723份,强化食品经营者第一责任人意识,不断加强食品流通市场巡查和日常监管工作。积极开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共完成食用农产品抽检241批次,系统录入241批次,合格率100%,食品安全快速检测1320批次,合格率100%。
市商务和粮食局认真抓好粮油市场管理,在重大节假日期间开展了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175人次,检查企业148家次,同时积极配合怀化市商务和粮食局完成了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采样和抽查调查,共扦样中晚籼稻10个、录像1个。
4、持续增强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市食药工商质监局以探索餐饮食品保健食品监管工作新机制为重点,全面推进餐饮食品保健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摸清底子,建章立制。本着边监管、边告知、边建档的原则,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监管档案。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和制度等一系列文件,为监管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实行网格化监管,责任到人,并着重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监管,5月、9月联合市教育局对全市74家学校(托幼机构)食堂持证情况、从业人员卫生、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及登记、食品留样、食用油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共出动执法车辆300余台次,执法人员692人次,下达监督意见书140份,提出整改意见400余条;在进行日常监管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了除夕年夜饭、校园及周边护苗行动、餐厨废弃物、非法添加、节假日餐饮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共计出动执法车辆435台次,执法人员2396人次,检查餐饮单位835户次,提出整改意见1300余条,立案查处餐饮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起;三是强化措施,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制定了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重大活动餐饮安全保障工作,每次活动前、活动中派出执法人员现场监督,确保重大活动餐饮安全。圆满完成了两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三月三女儿节、高考、黔阳古城国际半程马拉松、全国2017年度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建设推进会、环中国自行车赛等13次重大活动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四是开展了保健食品、化妆品专项整治。为进一步加强保化经营企业的监管,大力整顿市场秩序,市食药工商质监局开展了专项整治及食品安全护老行动,共计检查相关经营企业157家次,出动执法人员512人次,责令改正2家次。
5、各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协作,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市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年开展了6次专项检查,联合多部门开展了食品安全护苗行动,保障了师生食品安全;市公安局成立了食药环、出台了行刑衔接机制,积极开展利剑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78人次,开展专项整治2次;市发改局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食品生产许可监管纳入洪江市十三五规划编制,市环保局积极开展8家食品生产企业周边环境监察,出动执法人员95人次,市经信局积极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展诚信体系及追溯体系建设,市科技局每季度进行食品安全专利执法,市电视台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新闻宣传报道,全年刊播相关新闻信息20条,通过一系列举措,有效推进政府部门监管责任落实,深化了优质监管,形成了监管合力。
五、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今年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基础薄弱,抵御重大风险能力较差。一些假劣食品销往农村市场,监管难度大,农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淡薄,警惕性不强,容易引发群体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2、基层监管力量相对薄弱,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装备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改革虽已全面完成,但是存在编制足人员缺的问题,缺乏专业人才,人员水平亟待提高,专业检测设备落后,行政执法缺乏强而有效的技术支持,影响了食品安全监督执法工作的水平和效率。
3、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部分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不够关心,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很少上门咨询,对下发的食品安全宣传单随手就丢掉,购买食品只注重价格,不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标签等信息,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下阶段工作打算
1、强化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食品监管人员的素质,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完善干部管理机制,提高行政执法能力。
2、加大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打击力度。加强统筹协调,强化部门职责,拓宽举报渠道,形成依法从严查处食品违法犯罪案件浓厚氛围。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始终保持露头就打、一查到底的高压态势。
3、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维度。 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宣传食品法律法规、安全常识以及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工作成绩, 多维度立体宣传,努力提高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促进群众形成科学合理的饮食用药习惯。
2017年在相关部门和各乡镇的共同努力下,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深入铺开,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维护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深入、更扎实地把食品全监管推向纵深,确保人民群众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