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7-31 08:57 信息来源:洪江市商务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抓好“招商引资年”工作,推动招商引资工作“走深走实”,提升招商引资质效,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一)陆港建设运营。今年班列开行任务为25列,其中冷链物流班列2列。1-6月,累计开行班列16.08列,超序时进度任务14.32%,完成全年总任务进度64.32%。
(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8亿元,全市返回社零累计增速达6.8%,排位居怀化各县市第一。现已完成洪江市禧越商贸有限公司、洪江市玖柒餐饮有限公司2家限上企业入库。
(三)招商引资工作。完成实际省外境内到位资金31.46亿元;全市新引进项目22个,合同引资51.73亿元,其中2亿元以上项目12个,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引进“三类500强”项目2个;新注册湘商企业6家,湘商回归项目已到资16.15亿元。
(四)外资外贸工作。1-6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8亿元,新增江菲纺织品、东润工艺品、中代国际贸易等3家企业的外贸备案;今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家,实际使用外资150.24万美元。
(五)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成功申报了3个县域商业建设行动项目,即:淘农村“谷子鸭、冷冻榴莲肉等”冷链物流项目、岩垅乡集镇(农贸)市场改(扩)建项目和洪江市岩垅乡公共冷库冷链项目,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
(六)电子商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51亿元,较去年增长16.3%;完成技能培训 11 期,共计 563人次;开展电商创业孵化,共招引15家电商企业入驻洪江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抢抓陆港建设机遇。一是积极培育本地生产型外贸企业,广泛宣传陆港优惠政策。推动裕祥竹木、三兴炉料、美德乐器等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与国际陆港的合作。二是积极与货代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好集货工作,与霞凝港、象屿、博诚物流、鼎誉物流等8家货代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国际陆港发运班列。
(二)招商引资持续发力。一是强机制助力招商引资。以资源促招商引资,立足我市优势资源和要素禀赋,精心编制《洪江市2024投资指南》《洪江市旅发大会项目库》《洪江市2024招商引资推荐书》等宣传册,全方位、多角度向企业家推介我市优势资源。二是创机制凝聚招商合力。选派30名优秀干部成立“6+4”驻外招商引资工作专班,制定重点招商区域,分别前往深圳、广州、怀化周边、高新区等地进行驻点招商,对工业制造业、文化旅游,尤其是安江镇大畲坪稻源北路和仁建西路实行重点招商,已对接企业500余家,引进联华超市、华能屋顶分布式光伏、废旧轮胎/橡胶资源再生利用等项目。注重发挥市直职能部门的作用,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履行职责,明确招商责任,促进职能部门主动服务,形成了合力招商的工作机制。三是强督导完善长效机制。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推动形成责任单位主动抓落实,责任市领导及时调度解决问题的综合格局。建立“五个一”汇总会商机制,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纳入在谈项目库的招商项目,分别明确一名服务专员、一名责任市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服务团队、一套保障机制。服务专员负责招商洽谈、信息报送、进展情况汇报等全过程服务,定期提请责任市领导召集相关部门对项目推进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集中会商解决。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季度向市招商引资领导小组汇报1次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情况。
(三)社零纳规稳步推进。会同统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对全市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等行业的企业、个体经营户进行清查摸底,建立台帐。对摸底的企业进行实地走访,确保对限上企业的入统工作做到应统尽统。目前我市完成商贸物流业11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入统,已完成怀化市级下达给我市7家社零“四上”规模企业任务数。后期将加大培育鲜铺集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做到达标企业应统尽统。
(四)内贸管理规范运行。一是持续做好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的安全生产督查工作,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工作。上半年,经过日常检查和重点抽查,共排查出商贸领域各类隐患87项,其中一般事故隐患82起,重大事故隐患5起,下达责令整改指令书87份,均已全部整改完毕。二是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扎实有效地开展成品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正在积极筹备《2024年洪江市成品油市场秩序专项整治方案》,计划由商务局牵头联合市监、公安、交通、应急、税务、住建、生态环境、消防、交警、中石油、中石化等12个部门组成的成品油市场整治联合检查组,对洪江市成品油市场秩序开展集中整治及成品油税务专项检查。坚持以预防为主,加强监管、落实责任为重点,强化打击措施,做到边检查边整改,不留隐患。三是消费活动精彩纷呈。积极申报湖南省夜间消费聚集示范区——黔阳古城,打造夜市一条街,向省级夜间文旅消费聚集示范区标准看齐,以休闲街区、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为依托推进古城发展,繁荣夜间经济。组织企业参加怀化市举办的“怀味无穷”怀味十大名菜评选等活动。按照“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期期有亮点”的思路,结合我市农特产品的特点,成功举办了“杨梅节”、“蓝莓节”各类节会等促消费活动,积极引导市内商贸企业充分利用“春节”、“五一”等黄金周节假日,积极开展商品促销、惠民购物活动,促进市场消费。
(五)电商工作多措并举。一是积极开展“数商兴农”活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抢抓消费旺季和重要事件节点,组织企业参加“消费促进年”农产品、新春走基层、“三月三”活动、“梅”“莓”香伴·托口而出2024年洪江市托口杨梅节等活动,推动农民收入和农村消费双提升。二是强化电商政策保障。整合上级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和本级电子商务发展扶持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示范性电商企业、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项目等奖补,激发电商创业创新的活力,推动“电商洪江”建设。三是启动了农村电子商务普及培训及技能培训。截至2024年6月,共完成技能培训11期,共计563人。开展电商创业孵化,共招引15家电商企业入驻洪江市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四是加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全市140个服务站点建设与配套,强化站点负责人培训,整合平台资源,让站点真正发挥工艺品网络代购,农产品网络代销的作用。
三、目前存在困难
上半年全市商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招商引资存在短板。我市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多,招商项目储备缺乏,项目策划包装质量有待提高,大部分产业上下游配套条件不够完备,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经济优势,以商招商成效不明显。二是限上企业培育困难。我市符合入规标准要求的企业少,有效的约束措施不足,规模企业新增少。同时一些符合条件的商务企业因担心税负加重、专人报表、财务工作繁杂等原因,对进入规模企业笼子积极性不高。三是引进外资企业遇瓶颈。外资项目数量较少,项目储备不足,在谈的外资项目竞争激烈、市场需求和消费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外商投资信心不足;外资项目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签约的外资项目主要为房地产业开发与能源开发项目,对区域经济和行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有限,不能产生长期的经济效益;外资引进信息渠道少。引进方式主要是通过与上级部门沟通或参加招商活动,在外资项目信息的获取渠道上较为单一,无法把我市资源准确推介到合适的外商手中。四是陆港班列开行质量不高。从货品来源地看,洪江市本地企业发运货物约2列,占全部货运量的14.83%,洪江市外货源地发运约11.48列,占全部货运量的85.17%;从数据贡献看,货值约5888.86万元,但实现进出口的都是外地货代企业,数据未留在我市。我市本地企业受规模小、客户报关要求等影响,导致进出口数据外流。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突破短板、加压奋进,全力以赴确保完成各项指标任务。
(一)把握重点推动招商引资。一是更加精准地“引”,紧扣生态农业、工业制造业、文化旅游、种业招商,按照洪招领〔2024〕1号文件《洪江市2024年“招商引资年”工作方案》的目标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各责任部门要责任上肩,大力宣传洪江市近年来的巨大变化和产业优势,吸引更多本地人才返乡投资创业,不断壮大招商成果,形成产业集群,争取再完成一批项目签约;二是更加高效地“建”,全面提升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投产率,牢牢抓住项目统计入库的匹配度,并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管理,完善进度预警机制,每周集中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三是更加严格地“考”,每两月对31个招商引资市直单位、20个乡镇、10个驻外招商引资工作专班进行讲评,通报部门招商实绩,争取招商引资工作做细做实。
(二)创新招商优化营商环境。一是突破招商空间,突出专班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大力推行节会招商、专项招商等多种方式,拓宽招商渠道,扩大招商效果。二是继续发挥好领导联系项目和部门联系项目制度,对重大项目引进实行“一事一议”,提高服务效能;对于企业提出的请求事项,积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以实际行动帮助企业,全力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金钥匙”。三是完善园区承载平台。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服务集成”的要求,高起点做好园区建设规划,确定发展方向和产业特色,抓好石化物流园成功纳入怀化国际陆港联动拓展区后的企业布局和基础设施配套,特别是要加大标准化厂房建设力度。
(三)强势推进陆港建设工作。一是加大集货力度,兑现奖补政策。强化与长株潭、邵阳、常德、娄底等省内重点货源地联系,通过战略合作,成立分公司、营业部等合作方式开展集货,积极组织货源,落实兑现2023年班列支持政策,巩固维护现有合作伙伴,逐步吸引目标企业达成合作。二是完善班列政策,发展多式联运。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进一步简化优化审核程序,提升补贴支付效率,提高企业积极性。并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完善现有班列补贴政策,制定重点产业单项发展政策,增加公路卡班奖补政策。三是持续优化结构,做大临港产业。做强本土企业,为三兴炉料、美德乐器、东润工艺等重点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解决客户在国际贸易、物流通道中出现的各种难题,为企业降本增效,保持物流成本领先优势,增强区域竞争力,让更多的本地产品走出去。加强招商引资,助力产业发展,引进培育壮大行业龙头企业,培育形成以大隆农业、创华科技、惠瑞农业、立点科技、创力体育、沅晟箱包、美德乐器、宇昌生物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产业发展梯队,进一步推动形成临港产业集聚。
(四)强化限上企业主体培育。一是实施梯度培育计划,将达标企业作为年度重点培育对象,对近标企业进行跟踪培育,把近标个体工商户作为“个转企”对象,梯度培育四上企业;二是实行驻企联络员制度,建立部门联席协调机制,及时解决在库企业和目标培育对象反馈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筛选符合入库条件的企业,动员企业申报入库;三是加大财税支持,加强各类惠企政策宣传和兑现,引导企业主动升规入库。
(五)抓好抓稳外资外贸工作。一是深挖存量企业,盯紧三兴炉料、美德乐器、东润工艺品等现有企业,全力支持和配合企业在我市成立外贸公司,帮助企业开展外贸进出口业务,力争将外流的数据留存到本地。二是招引增量企业,结合我市产业链招商工作,着力引进产业链龙头企业,在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做强竹制品、箱包、食品加工等出口东南亚热销产品产业链,进一步夯实我市外贸外贸集货工作基础。三是夯实产业基础,继续做大做强做优我市特色水果产业,精准对接海关,通过建立标准、建设基地、打响品牌,不断增加集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