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0 11:34 信息来源:洪江市沅河镇政府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沅河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紧围绕“两城带动、两片协同、三区融合、‘三农’提升”目标,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着力构建“旅游+产业”的发展格局,为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点燃产业项目“强引擎”,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一是扎实推动项目建设。紧紧围绕柏连阳院士在洪调研讲话精神,主动探索谋划沅城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今年为巩固提升沅城村建设继续投入项目资金100万元;协调黔阳生态农业公司投入30余万元建成沅城百果园,开展各种名优水果种植及新产品的试种培育。二是乡村基础建设全面提高。新修290米集镇排水沟渠,新建400㎡集镇停车场,改善了集镇面貌,解决了车辆拥堵问题;为保障群众出行,在沅河村、富团村、堰桥村主干道安装路灯150盏,新增富团村白洋坪产业路硬化1.7公里、黔阳坪社区产业路硬化600米;完成沅城村100万元乡村建设项目,新增路灯125盏,硬化路面3.5公里。三是招商引资竞相发力。新增蒋家湾生态农庄、贻程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市场经营主体16个,引导回乡创业投资近600万元建设民宿2处,沅小姜、外婆菜等品牌已初具规模;完成安江大畲坪社区业态招商2个。
(二)吹响和美乡村“集结号”,乡村振兴快步向前。一是保持农业发展良好态势。落实粮食生产安全的主体责任,全力以赴确保粮食生产,总播种面积15900亩,总产量7000吨,全年我镇蔬菜瓜果种植面积6900亩,产量7100吨,确保粮食生产能力和播种面积稳定增长,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永发力量。二是提升科技服务农业能力。完成品改贡柚和阳光一号120余亩,引进省农科院百合、芦笋、甜瓜等20余个新品种的种植,并建成20亩沅城村农业科技流转基地;全年共邀请23名农业领域专家为农技人员、务农群众答疑解惑,受益人员达百余人次,不仅增强其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力量”。三是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为确保不出现大规模返贫,今年9月组织开展沅河镇2024年度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工作。全镇共计排查3776户,11745人,其中脱贫户含监测对象576户1990人,退捕渔民68户175人。入户排查3044户9832人,电话、微信等排查495户1295人,村级研判235户614人,新识别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2人。
(三)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一是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开展“美丽沅河”植树行动,沿路种植了乔木、花灌木等品种,对十里村至集镇防洪堤沿线进行绿化,在集镇防洪堤沿线种植柳树300余棵、美人蕉400㎡、常春油麻藤1000余棵、黄花菖蒲200㎡,起到了绿化美化作用。二是坚决执行长江保护战略。联合森林公安、农业农村局对全镇“三无”船只开展集中攻坚清理,动员80人次,拆解船舶13艘、地笼20副,坚决守住生态红线、筑牢安全底线。三是庭院经济提升人居环境。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科学引导村民将房前屋后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今年累计发动63户农户发展庭院经济,带动农户经济增收9万余元,实现了村民就地就近就业,促进了农民增收,改善了乡村环境,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探索。
(四)奏响民生福祉“主旋律”,服务水平切实提高。一是不断增加民生福祉。建立健全社会救助信息网络化管理机制,推动社会救助政策落实落细,全年来共完成临时救助30起,累计发放救助金3万余元;深入开展民政兜底保障,全年来共新增低保对象11户16人,新增特困对象4户4人,累计发放低保生活保障金90万余元、特困保障金56万余元,做到应保尽保。二是社会事业发展取得进步。深化基层就业宣传,做到送政策送岗位到人,全年共召开“春风行动”招聘会3场将岗位送至百姓家门口;输送50余人参加“你就业我服务”洪江市高新区企业用工招聘会,完成用工登记20人任务。三是积极打造家校社共育模式。全镇推进建设8个家长学校,帮助家长与老师转变家校教育观念,促进家校共育水平;摸底困难留守儿童5名,并根据“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慰问活动进行了慰问,共发放了2500元慰问资金。
(五)夯实和谐稳定“硬防线”,生产生活安定有序。一是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整治。定期组织开展道路交通、消防、防溺水、校园安全等领域专项监督检查,开展道路交通执勤90次,出动782人次,查处驾驶摩托车和电动自行车未戴头盔、安装遮阳棚、驾驶报废车辆、不系安全带、未成年人违规骑行等交通违法行为286起,拆除摩托车雨篷15个,罚款4890元,严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检查4次,保障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开展烟花爆竹执法处罚6起,金额达400元;排查安全隐患346起,其中31起为重大安全隐患,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社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形成领导有力、各负其责、工作协调、运转高效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今年来成功调解了矛盾纠纷118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乡村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特别是在今年5月,妥善处置了富团村杨某及邻村朱某的婚恋纠纷,及时平息了双方因彩礼返还等引发的矛盾升级,有效防止了恶性治安隐患的蔓延;圆满完成重大节假日及会议期间信访维稳任务,实现重要时间节点“三零”工作目标;建立信访常态化工作机制,今年来共受理信访件4起,及时受理率100%,按期答复率100%,实现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全年未出现进京非访事件。三是强化汛期减灾救灾能力。今年主汛期防汛抗灾形势复杂严峻,我镇提前启动防汛应急预案,9支防汛救灾队伍提前备勤,共出动人次约1380人次,转移受灾群众64户182人,全力守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以点带面促发展的瓶颈还没有突破。各村与沅城村之间的产业连结不够紧密,沅城村的品牌、技术和客流没有覆盖影响到其他村,其他村的农产品尚未进入旅游市场;二是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目前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体量小、结构单一,内部“造血”功能还没有激发壮大,导入市场主体的力度不够,经济活力不足;三是干部抓经济、谋发展能力还需提升。镇村干部长时间忙于社会管理等事务,对经济建设认识不深、眼界不宽、思路不活、经验不足,难以满足当今高质量发展需要,亟需走出去、引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