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2-02 15:14 信息来源:洪江市托口镇政府
一、招商引资
1.全面推动沅晟箱包厂一期、竹峰贵丰加工厂、辉俊塑胶玩具厂等新进企业4月份投产,积极推动沅晟箱包厂二期在高新区落地,完成5000万元以下工业项目1个。
2.进一步完善杨梅、生姜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引入深加工行业,引进5000万元以下农业项目2个,力争完成市场主体投资建设生姜、杨梅深加工企业各1家。(争取在6月份之前引进一家生姜深加工企业)
3.以三里侗寨为核心景区,结合现有资源,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引进市场主体投资建设清江湖滨江旅游休闲度假区,新建临江民宿5栋以上,努力提升景区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打造库区精品乡村游旅游路线和研学目的地。(争取在6月份之前完成1-2家临江民宿建设)
4.全力配合好安江的旅游发展,完成大畲坪稻源北路业态招商2个以上。(加快稻香人家餐饮店装修进度,争取在6月份之前能够正式营业)
5.完成招商项目储备2个。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完善产业链招商,一方面是积极引进箱包厂上游企业;另一方面是引入塑胶玩具厂的同类企业。
6.通过政策引导、资源配置、市场作用,加大企业入库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的宣传,使企业意识到入库的作用和意义。提高企业入库积极性由被动变主动,促进符合“四上”的小微企业健康有序发展和上规入统。通过实地走访,了解临规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状况、周边环境、职工权益、未来规划等情况,为“四上”企业培育打好基础,力争在8月份完成培育任务。
二、产业发展
一是推进科技强农。进一步发挥杨梅、生姜等托口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从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等方面入手,推进产品品牌化,提高附加值,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在杨柳村等试点打造一站式服务点,优化运输渠道,解决杨梅山到顺丰、申通等运输点之间运输困难导致坏果等问题,方便种植户采摘、包装完能立即销售出货,减少农户损失。同时,推广新品种、新技术,鼓励种植户试点嫁接新品种杨梅,推进标准化园区建设,优化大棚种植技术,提高生产质量。二是完善农产品产业链。积极引入杨梅、生姜等深加工企业,积极对接农业农村局,建设冷库及其附属设施,推广学习杨梅保鲜技术,通过生产深加工衍生产品,同时加大产品包装力度,带动杨梅、生姜等产业提质增效,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形成品牌化效应。
文旅产业发展方面:
(一)建强旅游配套服务功能。
加快推进民宿规模化、集约化。以三里村、王家坳村为切入点,支持引导村民通过老屋改造、农家乐改造等方式,发展民宿产业,形成“民宿集群”效应,融入杨梅元素,结合侗族文化,通过创设独特的旅游居住环境,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需求。上半年,以三里村为重点,实施村部改造,争取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改造16套单间。
(二)加快实现旅游业态多样化。
一是深入开发三里海上侗寨景点。加快推进亲子游乐项目、露营野餐、沿湖观光游步道、四季果园、研学基地、划龙舟、垂钓等多种体验项目的落地。上半年,不断扩充村级文艺表演队人员储备,利用广场舞的形式,提高竹竿舞、拦门酒、长龙宴等活动表演水平,并尝试更多种类侗歌侗舞,实现湖南卫视新春走基层特别节目在三里取景拍摄的“水上侗寨 湖畔幸福歌”再延伸再持续。以侗情小院试运营为跳板,鼓励引导更多餐饮单位入驻村部核心景区。二是打造清江湖夏季旅游节名片。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在清江晚映打卡处包装悬崖酒店等文旅项目,今年6-8月份,探索筹办杨梅采摘节、托口生姜节、露营啤酒节、清江湖畔音乐会、烧烤仲夏夜等多彩活动为一体的托口杨梅节暨清江湖夏季旅游节,力争实现节日当天订单量同比增长20%,全年杨梅销量同比增长10%的目标,整体构建种植农业、特色活动、生态游玩联动的一体化旅游服务,实现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蜕变”。
(三)多措并举为景区导流注入动力。
依托现有文旅资源,积极对接旅行社、旅游公司,与镡城山水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合作,整合托口片区旅游资源,争取更多游客资源,带动景区活力。线上利用抖音、微博、微信等热门网络APP,线下则通过在重点场所,重点路口张贴广告,分发旅游手册等方式多渠道营造浓厚宣传氛围。
三、人居环境
1、全力完成创国卫工作目标。围绕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坚持每周集中清扫工作制度,加大集镇环境卫生整治的常态化、长效化和精细化,加大背街小巷整治清理力度和违建清理力度,全力完成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验收工作。持续推进违建拆除与环境美化工作,有序消化违建存量,严禁违建增量,绿化美化进镇公路沿线,助力环境整治再提升,抓好集镇常态化管理,将“标准化”内化为自觉行动,推动城乡治理标准化和集镇管理水平不断拓展和提升。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镇村两级环境卫生整治体制机制。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社区)全年目标责任考核范围,成立镇人居环境整治专班,实行日常督查及末位通报、约谈提醒制度,强化督导,奖惩结合,持续发力,久久为功。
四、后备人才储备
1.强化组织建设,把好党建引领“龙头”
一是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后备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党建办,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李杰任办公室主任。二是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认真摸排“三类人员”(优秀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创业致富能人)组建托口镇后备人才资源库,分村建立人才台账,实施动态跟踪管理。结合人才工作重难点,上半年至少召开2次党委会专题会研究分析后备人才培养工作。
2.完善队伍建设,掀起人才建设“势头”
一是加大村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在6月底前摸清人才底数,针对留在本地的毕业大学生、退役军人,择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培养,坚持落实后备干部结对帮带机制,驻村领导每半年、村(社区)干部每季度与其进行一次谈心谈话,帮助后备干部提高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同时鼓励各村积极向在外优秀大学生、退役军人宣传人才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回流。二是拓宽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渠道。一方面是充分发挥本土人才资源,深入挖掘“田秀才”、“土专家”,另一方面借助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广新局等平台的优势,积极培育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助推本土人才发挥创业致富带动作用。三是对表现突出的后备人才,积极吸收进党组织,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或班子调整时,注重从村级组织后备人才中择优确定人选,按照相关程序把他们推选进村级班子;对有违法违纪行为、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不宜担任后备干部的,及时进行调整,并把新发现的优秀人才充实进后备干部队伍,保持后备干部数量的相对稳定。
五、集体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镇充分依靠产业优势,结合各村实际,利用各类项目资金着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速增效。2023年全镇集体经济收入共计133.9万元,全镇12个行政村中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以上的村2个,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村3个,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村7个。
1.在2月底之前,完成对现有村集体“三资”的进一步梳理,分类施策助推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结合各村现有资源禀赋,在学习怀化市8种发展模式及洪江市“四招”的基础上,列出托口镇2024年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规划表(附后),并相应制定各村2024年度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和未来3年发展规划。
2.从3月份开始,指导各村按照发展计划扎实推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工作,主要举措有以下5点:一是加强标准仓储库建设。推动阳荆村冻库、阳岫村多功能仓储库建设。二是盘活村集体空闲资产。推动阳荆村、新田村村部出租,增加集体收入。三是加强文旅项目建设。推动朗溪村村部四楼宾馆装修项目、三里村党群服务中心改造江景宾馆项目建设、王家坳村游客接待中心改造项目创收。四是强化特色产业发展。加强朗溪、杨柳等村杨梅、柑橘等产业项目后期扶持,推动产业项目及时产生效益。五是推广以工代赈。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组建施工队伍承接项目施工,或由村集体发包并收取管理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