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深渡苗族乡 > 规划计划

深渡苗族乡2025年相关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25-08-01 15:03 信息来源:洪江市深渡苗族乡政府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压实全乡生态保护责任,切实推进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助力“魅力苗乡、美丽苗乡”建设目标实现,根据省、市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部署要求,结合深渡苗族乡林业资源特点和实际工作情况,制定2025年度林长制工作计划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为主,绿色发展、生态惠民,突出问题导向,注重因地制宜,强化党委领导、部门联动,严格督查考核,全面深化林长制改革,进一步压实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森林资源保护发展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为深渡苗族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生态保障。

(二)主要目标

确保全乡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稳定达到省级考核目标,湿地保护率、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森林火灾受害率严格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推动森林质量持续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功能完整性和生态效益显现度显著增强,生态承载能力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全面加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稳步提高。

二、重点任务

(一)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保护

1、强化林木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从严控制森林年采伐量和皆伐面积,实行伐育同步规划与管理。对省道、县乡道路沿线、水源保护区、集镇规划区等重点区域实施禁伐或限伐措施,压实审批与监管职责。

2、强化自然保护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加强对古树名木、乡土大树及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巡查与管护,严禁非法采挖、移植。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严厉打击非法捕杀、交易、食用野生动物行为。

(二)加强森林资源生态修复

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依据全乡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布局生态空间,持续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巩固寨深线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成果,推进公溪河沿线绿化提升工程。加强楠木山等重点区域生态修复,提高植被覆盖水平。完善农田防护林体系,构建道路、水系与农田林网相融合的生态屏障。推进乡村“四旁”(村旁、水旁、路旁、宅旁)绿化美化,因地制宜建设乡村公园。加强森林经营,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和低效林改造,稳步提升森林质量。广泛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提高全民参与度和尽责率。

(三)加强森林资源灾害防控

1、严格防控林业有害生物。落实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责任制,将其纳入全乡防灾减灾体系,完善监测预警与联防联控机制,重点抓好松材线虫病、竹蝗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2、做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坚持森林防灭火一体化,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强化野外火源管理和巡查督查,全面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

3、加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治。加强部门协作,建立健全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网络,实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联防联控。

(四)推进林业改革和产业发展

1、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一步明晰集体森林资源权属,规范开展不动产权登记。深入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改革,完善承包经营制度,规范林地林木流转行为。

2、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法依规发展花卉苗木、楠竹生产加工、特色经济林和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富民产业,建设花卉苗木、楠竹、森林旅游三大示范基地,促进林业产业融合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林药、林花、林旅等林下经济,提升综合经营效益。重点推进“一枝花”工程,做精做深花卉苗木全产业链。

(五)加强森林资源监测监管

1、开展森林资源监测评价。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地、楠木山林场等重点区域实时监控网络建设,提升预警预报、应急指挥与问题查处能力。完善森林资源“一张图”管理平台,实现动态监测与精准管理。

2、加强森林资源执法监管。严厉打击乱砍滥伐、非法占用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调运疫木、违规野外用火等行为,严肃查处各类涉林案件。

(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1、加强基层站所建设。改善乡级林业站所基础设施条件,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2、组建护林员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日常管理,打造专业化护林员队伍,构建“二级林长+护林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实现森林资源动态高效监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党委、政府切实承担林长制实施主体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压实各级责任,强化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强化宣传引导。加大林业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理念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的良好氛围。及时公布各级林长信息,设立林长公示牌,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三)落实资金保障。健全林业投入保障机制,积极拓展市场化、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大财政对森林资源保护修复的支持力度,保障林长制专项经费。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林业生态建设。

(四)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林长制会议制度、信息公开制度、部门协作制度及督查考核制度,形成工作合力,构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长效机制。

(五)严格考核问责。严格落实林长制考核评价制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履职不到位、造成森林资源严重破坏的,依法依规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