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30 14:30 信息来源:洪江市太平乡政府
为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关要求,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我乡严格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总要求,聚焦“五治” 重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一定成效,获评怀化市和美乡镇,补顺村获评怀化市级和美村庄示范村。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串点成片,精心打造人居环境沅水示范带
依托沅水之滨得天独厚的优势,围绕补顺村、太平村、黎溪村及太平社区4个人居环境示范点,串点成片,精心打造人居环境沅水示范带。
1.做好水上文章,抓好示范带沅水样板河流域水面保洁和环境整治。一是积极开展呵护沅水的志愿活动,组织民兵、执法队、巾帼护河队在沅水流域开展常态化巡查、管护和清洁,共出动执法船只52次,对河面漂浮物、白色垃圾进行清理,收缴销毁地笼、渔网80多副。二是在沅水沿岸设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巨型宣传牌,提高群众自觉自发保护“母亲河”的意识,多措并举打造精品巡河路线。三是加强宣传,利用村村响、便民服务群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共制作横幅40幅,宣传标语80张,营造爱护沅水环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2.做好陆上文章,抓好示范带沿线4个村道路油化和项目建设。一是积极谋划,既补顺村道路、集镇道路“白改黑”之后,争取美丽乡村项目资金200万元对太平村道路进行“白改黑”,实现补顺至太平集镇道路全线硬化油化,让太平沅水示范带更好地融入安江片区农文旅发展大局。二是抓住项目建设的牛鼻子,通过项目建设为示范带提质升级。以补顺村为重点,争取200万元资金打造美丽荷花池,200万资金建设文旅码头。结合太平村“云水悠悠”特色民宿项目,投资10万元改造云水码头,拓宽停车坪,新建竹艺护栏,栽种桂花树近百余棵、花卉1万余株。
(二)以点带面,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1.通过整治做好减法。一是凝聚党员干部、师生、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以怀化市级和美村庄示范村补顺村、县级和美村庄示范村松板村和和美集镇为重点,全乡铺开,按照“全面清理、不留死角”的原则,对185处积存的各类垃圾进行清理,25公里的县主干道、进村主干道、集镇道路两旁的杂草进行清除,15条沟渠进行清理清淤。二是进一步巩固乱搭乱建整治成果,对辖区内3处违建仓储库进行拆除。三是持续开展违规商业广告的清理工作,对全乡范围内存在的大大小小违规商业广告及“牛皮癣”进行清理。
2.通过改造做好加法。一是累计绿化15公里的乡村主干道,共栽种红枳木、桂花树3000余棵,设置竹篱笆1300余米,为乡村增添新绿。二是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完成垃圾治理一体化建设,购置240升清运垃圾桶130个,垃圾由村收集,压缩站压缩处理后再转运,节省了人力物力。目前月清运量达110余吨,年清运量达1500余吨。三是开展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形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带动农村污水、垃圾的治理,2023年已完成220户的农村改厕任务,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3.集中力量打造集镇及各村示范点。一是集镇管理继续发力。规范商户进店经营、车辆停放,形成常态化机制。积极推进集镇亮化工程,更换120余盏集镇路灯。完成集镇通信线路三线整治、道路油化,并通过内湖项目,打造集镇移民主题公园;老年活动中心完成提质改造并于2023年重阳节举办文艺汇演,群众满意度高。二是把握各村特色创出示范亮点。充分发挥村组干部、群众主观能动性,打造一村一示范。松板村修建小花坛、防洪堤、白篱笆,搭建小凉亭,在主干道沿线新栽花草,村部面貌大为改观,群众赞誉度高。磨回村着力打造六、七组村居示范点,在2023年人居环境打擂台中获得好评。补顺村精心打造半小时、一小时两条示范线路。初步形成一村一示范、村村有看头的图景。
三、干群结合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一)爱乡会凝聚大力量。为支持家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我乡8个村全部成立爱乡会,并积极踊跃地捐款,全部用于人居环境、微改造和评比奖励,带动群众自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主动参与到建设家乡的过程中来。
(二)“她力量”树立新风尚。通过文化集市为亮点的系列工作举措,深耕妇女创新实践活动,成立“她力量”经济合作社,每月10日定期举办妇女文化集市,提供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激发群众自治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树立文明新风。目前妇女文化集市已成功举办7届,参加人数达一万多人次,收到良好效果,相关做法在人民网、中国妇女报、新湖南、怀化日报等媒体进行报道。
(三)人居环境评比激发微活力。组织各村各组开展人居环境交叉评比,对在“美家美妇”、好婆婆、最美庭院等评比中表现好的村民进行挂牌表彰,并予以花卉植物、生活用品、爱心积分等奖励,充分激发群众自治积极性,在全乡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二、存在的问题
(一)垃圾清运处理能力较弱。一是现全乡垃圾清运基本由凯天环保公司承担,存在清运垃圾不及时现象。二是乡、村垃圾收集点和中转站覆盖率较低,偏远地方垃圾清理难度大,清运费用高,无法保证垃圾清运全覆盖。
(二)村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受传统生活陋习、教育水平不高等因素影响,部分村民爱护环境意识较差,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畜禽放养、乱堆乱放等现象时有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示范带建设。依托沅水样板河优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完善人居环境沅水示范带建设,促进配套设施提质升级。以集镇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移民主题公园、幼儿园项目建设进度。集镇管理继续发力,规范商户进店经营、车辆停放,形成常态化机制。二是继续加强宣传。做好好婆媳、美家美妇、最美庭院等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氛围,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考核管理。健全我乡农村人居环境目标管理责任制和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建立月报告制度,定期考核评比,奖优罚劣,确保人居环境整治绵绵用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