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两会专栏 > 政协会议

易健君委员发言 关于加强我市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5-12-23 10:56 信息来源:

教师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和支柱。近年来,我市通过招录引进、提高待遇、改善办学条件,教师自身成长的内外环境得到不断改善,但在发展的过程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部分学校教师超编及部分学科教师总体不足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导致专任教师不足及教师配置失衡问题出现;优秀教师外流一直得不到根本性的遏制,导致我市教育“失血”严重,骨干教师“青黄不接”,教育教学质量时有起落,群众对教育的议论和呼声很多。综合分析,我认为目前我市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那么几个问题急需解决:

一是结构性缺编问题较为严重。目前我市教师编制总数未出现缺口,但专任教师学科差别、城乡差别、校际差别等结构性缺编问题较为严重,导致部分学科教师紧缺,教师专业程度出现降低。如我市初中学校按省定师生比1:16的标准应配备教师791人,但实际在编第一学历合格的初中专任教师仅为539人,其中初中语文缺专任教师33人、数学缺56人、生物缺14人、物理缺17人;高中学校按省定师生比1:13的标准应配备教师414人,但实际在编第一学历合格的高中专任教师仅为79人、占19%,其中高中数学缺专任教师10人、物理缺6人、历史缺8人、地理缺5人、生物缺5人。

二是“教非所学”问题普遍存在。迫于专任教师总体不足,市内一些学校甚至出现了语文老师上数学课、生物老师上英语课的情况,部分教师为填补知识空白只能“邯郸学步”、“临阵磨枪”,导致近几年我市部分学科成绩偏低。从近三年我市初高中学科成绩来看,部分学科成绩不甚理想,特别是高考高分考生比率低、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偏少,教育综合竞争力不强。如2015年怀化市共有244人上600分,其中会同县有24人上600分、靖州县有26人、沅陵县有26人,我市仅有5人。对比先进,可以看出我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空间和压力还很大。

三是教师“拔高”使用问题突出。为弥补专任教师不足问题、解燃眉之急,我们的学校只能“釜底抽薪”、“拔苗助长”,从下级学校不断借入、调入教师。近两年全市14所初中学校和4所高中学校分别从下级学校调入了61人、29人。同时部分城区学校在教师总量超编的情况下也面临“成长的烦扰”,一方面部分老师或届龄退休或专业素质偏低,在现职岗位上不愿付出不愿担当,当“稻草人”守摊子过日子,对教学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此类问题已经积累成疾;另一方面城区学校在当前入学高峰下更面临专任教师特别是学科骨干教师不足的困难,这两年黔城安江几所小学、初中包括个别高中均出现了以“跟班学习”名义违规从农村学校或下级学校借调老师的现象,并将跟班学习时间限定为2个月,这种变通做法虽然是无奈之举,但确实违背了教学规律,也不利于整个教育的持续发展。

四是骨干教师流失得不到遏制。优秀教师外流得不到根本性遏制、教育“失血”严重。由于种种原因,这几年怀化、长沙包括中方、鹤城等周边县区对我市教育的吸纳吸血效应不断增强,我市一些具备了中高级职称的骨干教师为谋求更高的经济待遇、更好的发展空间,通过公开招考等途径陆续离开教师队伍或考入外地,特别是一些在学科教学、教育科研上有建树有权威的优秀老师外流,不仅导致所任学科出现教学空缺,也产生了“蝴蝶效应”,带动了更多的优秀教师、优质生源外流。如2011年来,我市共有74名初高中教师调离洪江市,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的教师就有17人、占外流教师的22.9%,有特级教师2人,高中骨干教师43人,高中外流教师占到高中学校在岗教师的7.2%;另有34名初高中教师通过公开选拔改行。虽说“人往高处走”无可厚非,但优秀教师持续外流确实已经导致本就优质师资严重不足的我市教育“雪上加霜”,如去年以来先后有几所学校因教师突然跳槽导致专任教师不足、开课困难。

五是教师自然减员数量增多。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和入学人口特别城区入学人口的持续增加,以及教师退休病休自然减员进入高峰期,未来几年我市各中小学将出现缺编问题。根据教育部门测算,到2016年我市中小学生将达到37026人,届时在岗教师将退休104人,考虑定向培养及特岗教师转正“补员”,相抵后教师将净减员43人;2017年中小学生将达到37884人,届时在岗教师将退休143人,净减员49人;2018年中小学生将达38761人,在岗教师将退休156人,净减员104人。入学人口与师资力量的“此长彼消”,将进一步加剧我市师资矛盾。

六是考核分配激励不够。义务教育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后,各中小学按照“限高、稳中、补低”原则,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奖优罚劣、按劳分配制度,一定程度上调动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部分学校为平衡关系,绩效工资发放偏向于平均分配、搞大锅饭;个别学校绩效考核及工资分配欠公平、欠合理,教师时有意见、屡有反映;绩效工资实施后,学校一些临时性工作,如加班、宿舍管理等没有相应的补偿机制,导致部分教师安于现状。

几点建议:

一是填补岗位空缺,及时招录教师及控制教师外流。鉴于我市初高中学校客观存在的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建议市里拿出计划,及时面向社会和本科院校招录一批初高中教师,重点解决初高中学校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专任教师紧缺问题。对于外调教师特别是紧缺学科外调教师,建议明确在岗教师的服务期,凡现职称从评定起始年度算起未达到五年的,一律不得外调、离开洪江;年满五年申请外调的,由教育主管部门联合相关部门把关会审,不随意盖章、提档。

二是打破区域界限,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有序交流。加强城乡教师流动制度化建设,有计划地推进城区教师下乡支教,并将农村学校任教及支教经历与评聘晋级挂钩。及时研究出台农村教师调入城区学校的具体管理办法,在城区学校严格标准、控编控人的前提下,建议城区学校进人口子不要完全堵死、不搞一刀切,允许城区学校通过公开选拔方式选调紧缺学科教师;对于部分城区及郊区学校个别学科教师臃肿问题,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及时研究,通过自然退休等方式予以逐步消化解决。

三是健全激励机制,推进教师职称制度及分配制度改革。建议教育、人事部门对现行教师职称评定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建立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职称评价体系和标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绩效工资严格按岗位工作量、工作实绩考评核发,允许适当拉开差距,传导压力、形成激励。最后建议市里每年拿出一定资金并逐年加大奖励力度,对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及在高考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校、教师进行大张旗鼓宣传奖励,形成尊师重教浓郁氛围。

发言人工作单位及职务:芙蓉小学校长

界别:教育界